“100多项国省级战略规划和咨询成果,6000公里高速公路,5000公里干线公路,300多座特大型桥梁,6座世界级千米级跨径特大型桥梁,中国最长的水下隧道,3200公里四级以上内河干线和沿海航道,超过1000公里高速铁路和专线铁路,79个机场项目咨询和设计,超过1000公里的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3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20座特大型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超过500万平方米的民用和公共建筑……”这是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在六十载如梭岁月中、舞动山河间谱写的壮美画卷。
六十年再回首,华设人始终以服务国家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为使命,以振兴民族工程咨询设计品牌为己任,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江苏省交通厅测设队,逐步发展成为近6000名员工的上市工程咨询集团,荣膺2019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前100名”第6名、2020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 强”榜单第62名,可提供从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到科技研发、检测监测、项目管理、EPC(BOT、PPP)、后期运营的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中国工程咨询企业的标杆,如今的华设集团跻身行业头部第一方阵,业务版图涵盖大智库、大交通、大城乡、大智慧、大环保、大工程、大产业七大业务板块:
“大智库”引领大战略,建成国内一流智库机构和咨询服务商
交通与城市发展,规划先行。集团深入把脉行业发展未来,以战略规划为载体,积极打造华设“大智库”,业务范围包括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公铁水空等专项规划,荣获国、省级奖项100余项。2018年,集团率先成立“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积极探索交通数据从采集、整合到分析、应用、决策的一整套数字化业务流程,与中国电信成立“华设智观交通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联合同济大学、中国联通联合开展城市群交通出行交通算法研究,与阿里集团浩鲸科技、国家高分中心、腾讯、华为等国内顶尖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手机信令、wifi热点及车辆运营数据等大数据手段,先后在《江苏省综合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长三角城市群多层次空间城际客运需求特征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应用的南京南站集疏运功能优化研究》等多个重大专项规划中实践应用交通大数据成果,成功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预测,为政府部门精准高效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从“大国”到“强国”的同频共振,奏响“大交通”最强音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直面变局、着眼长远、深刻把握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华设集团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具有公、铁、水、空综合设计能力的上市工程咨询集团,整合公路、桥梁、隧道、水运、铁路、民航六大核心专业,全力打造“大交通”专业板块,成为中国交通领域一支所向披靡的生力军,助力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
江苏形胜、水网密布。得天独厚的水运自然条件成就了华设集团在内河水运设计咨询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唯一一位女性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仙美女士。华设集团水运专业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传承至今已有六十年历史,是全国首批获得水运行业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先后承担了苏南运河整治工程、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谏壁二线船闸、邵伯三线船闸、广东北江白石窑双线船闸、广西西江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厦门翔安新机场填海造地工程、中天钢铁南通海港码头工程等一大批国家优质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其中,中天钢铁南通海港码头项目是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南通港集疏运优势打造的绿色、智能码头,工程总投资27亿元,规划建设8个5万吨级海港泊位,这对于集团水运专业全面深入拓展海港业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苏南运河整治工程
承前启后,厚积薄发。华设集团公路专业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持和参与设计了江苏境内近80%的高速公路项目,包括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江苏首条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宁淮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国家重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设计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不断挑战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冻土、沙漠、横断山脉等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逐渐形成全地形、全天候、全领域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能力。其中,京沪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南北大动脉,贯穿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将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紧密联接,具有不可替代的交通战略地位。时隔20年,华设人勇挑重担,再次承担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工程设计任务,为有效节约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工期,全力打造绿色、环保、安全、创新的高速公路建设品质工程,华设集团在该项目中大量运用倾斜摄影、车载点云等数字化测绘手段,成功实现基于BIM+GIS技术的三维设计+工业化建造(钢结构桥梁)+施工管理(交通组织)+后期管养的全过程、全数字化流程,这是华设人对于未来“新基建”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面对江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华设人再次交出了满分答卷。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被赋予全新的国家战略定位和使命,而跨江发展始终是江苏的核心命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华设集团桥梁总工程师韩大章先后主持和参与设计了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中国首座超千米级跨径特大型桥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常泰长江大桥、龙潭长江大桥等6座世界级超千米级跨径特大型桥梁,对于加快长三角一体两翼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这座大桥不仅承载着泰州、镇江、常州三地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成为苏中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助推器,作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悬索桥,对于提升中国桥梁设计和工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具有非凡意义。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例,已远远不能满足沪苏两地生产要素旺盛的流动需求,江苏果断启动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建设,其中太湖隧道成为最重要的控制性关键工程,系中国最长的水下隧道,安全驾驶诱导、节能通风、灾难疏散等生命支持系统均是世界级难题,华设集团在该项目中充分利用5G+北斗网络,以BIM+GIS深度设计为基础,形成太湖隧道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构建隧道智能视觉系统、车路协同系统、CPS通风节能系统、结构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隧道综合管养平台,打造全球首个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化未来隧道。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
华设集团深耕长三角,始终与东部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铁路建设长期滞后,与江苏全国领先的经济地位严重不符,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呼之欲出,受到江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项目全长278.33公里,设计目标速度为350公里/小时,作为该项目总体设计单位,华设人身负千钧、迎难而上,组织优势设计力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于2019年开工建设,此后又相继承担宁淮铁路及上元门过江隧道、盐泰锡常宜铁路及长江大桥等高铁项目的可研和勘察设计任务,对于完善中国东部高铁网布局,加快推进长三角综合交通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集团成立华设民航设计研究院,成为集团民航空侧业务(机场、空管、供油等)和陆侧业务(航站区、工作区、生活区、交通枢纽、临空产业园区)的核心生产和经营部门。2019年12月,民航局批准成立华设民航院“民航机场安全与运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集规划设计、检测养护、工程咨询、信息工程、政策标准于一体的民航领域一流技术服务机构。
以“大智慧”、“大环保”赋能“大城乡”,宏大战略格局拉开序幕
作为中国领先的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技术服务商,华设集团始终坚持“设计让城乡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APM)、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快速出行系统,以民用和公共建筑、城市景观、城市更新、综合管廊为核心的绿色人居系统,以流域水环境治理、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国土生态修复、工业固废处理为核心的城乡环境综合提升系统,以“大智慧”赋能,以“大环保”提升,打造多专业融合集聚发展的“大城乡”业务格局。
苏州中环快速系统
近年来,华设集团先后承担了苏州中环快速路工程、盐城快速路网三期工程、“南京眼”青奥公园景观步行桥、淮安市淮海路大桥(BIM),苏州七子山隧道(国内最长市政山岭隧道之一)、邦嘎隧道(高原、高寒、高海拔市政隧道工程)、云南香格里拉月光城隧道、无锡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2号线、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APM、南京小红山综合客运枢纽、惠州综合客运中心枢纽(TOD)、西宁国际园林博览园设计项目、石家庄汇明路综合管廊(BIM)、淮安市淮安区流域治理、泰州市海陵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等一大批城乡建设项目。其中,“南京眼”青奥公园步行桥位于南京河西新城核心区域,是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融合古都韵味、体现青奥精髓,是设计性、人文性、艺术性完美融合的城市景观桥梁杰作,更成为南京新晋的城市网红地标,频繁现身于各大媒体头条;苏州中环快速路工程全长112公里,工程总投资220亿元,是苏州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市政道路工程,主线为高架+隧道+地面组合式快速路,对于加强苏州各城市组团快联、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沿线串联姑苏风景名胜,成为苏州一道新的城市风景线;华设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率先在泰州市海陵区试点农村污水集中治理PPP项目,形成了从设计+生产+施工+后期运营一站式、全过程的完整产业化解决方案,为提升新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打造美丽乡村贡献华设方案。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迁建工程
不止于此,华设集团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入手,以智慧建筑、智慧照明、智慧公安、智慧停车、智慧机场为基础,探索构建未来“城市大脑”,统筹建设基于大数据和CIM(城市信息模型)的智能、绿色、宜居的智慧城市,在惠州金山新城积极开展CIM智慧城市应用实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BIM+GIS、AI等数字化手段,构建涵盖市政道路、地下空间和管网、公共建筑、城市景观、水务设施等多个维度的社区级、三维数字化CIM平台,大幅提升政府部门决策和管理效率。
从“大工程”走向“大产业”,构建未来战略能力中心
在当前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在“交通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作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的工程咨询行业,华设人以超前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政策洞察力,准确把握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设计+EPC的大趋势,提前布局、超前谋划,围绕“新基建”,以5G、物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为核心,先后成立华设大数据中心、BIM技术中心、工业化建造中心、智能交通中心、工程智能监测中心等一批未来战略能力中心,积极打造BIM设计+工业化建造+后期运营管理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近来,华设集团在南京G312改扩建工程中,首次试水全工厂化预制装配式桥梁,系江苏首例,桥梁宽度国内最宽,盖梁吨位最大;在江苏盐城设立智能建造产业园,系华设自主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的工业化+智能化建造产业基地;在通锡高速美好锦丰服务区(华设运营),打造全国首个艺术空间IP+文创产业+数字化服务区。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打造具有华设特色的中国民族工程咨询设计品牌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格局正处于百年未遇的长期而深刻的调整过程中,是挑战,更是机遇。华设人顺应潮流、抢抓机遇,率先成立深圳大湾区设计院(全球创意中心)、中德中心(南京)、中芬中心(南京),先后与法国Egis集团、荷兰Arcadis集团在水环境治理、智能交通、环保等业务领域展开国际合作,汇聚全球高端人才,打造创意能力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国际化设计品牌。未来,华设人将高举“走出去”和“卓越、极致”两大战略,以“让世界更通达、让城市更宜居”为己任,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致力于成为一家以资本和创新驱动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平台型工程咨询集团,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打造具有华设特色的中国民族工程咨询设计品牌。